隨著醫院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的程度提高,傳統的"人力+提籃+推車+電梯"的運輸模式也正在逐漸被智能化物流系統所代替。
智能化物流中功能*強大、*具代表性的是中型箱式物流系統,該系統自2012年在中國投入使用以來,憑借其強大的運載效率獲得了業內的廣泛好評。
然而,不少醫院還處于遲疑狀態,物流系統的建設需前期一次性投入費用,是否存在風險?是否造成資金浪費?資金問題令這些醫院仍在傳統的人力運輸方式和先進的中型箱式物流系統之間徘徊。
人力運輸的成本看似低,實際不然,并且該成本還是一個持續性付出的過程,隨著物價上漲也會逐年增長。根據實地調研的數據,一家三級醫院每年在院內物流上的人力成本投入在100~300萬元之間。
2019年北京老年醫院物流服務項目的中標公告顯示,該院編制床位800張,全院24小時配送(含人員、物品、藥品等)、患者推送、標本送檢等醫院支持服務一年的中標價格為148.2432萬元,崗位人數要求為28人/日,平均每人每年的人力成本為5萬元左右。
隨著醫院床位的增加,運送物資的復雜性會顯著提升,所需的物流人員也會大幅度增加。實地調查顯示,一家1200張床位的醫院,每天的物資運送量達到了20噸,需要60位配送人員,2000多次的運輸。每人每年4萬元人民幣,年物流人力成本竟然達到了240萬元,并且還會逐年上漲。
此外,傳統的人力運輸還有大量的不確定性,例如人員流動造成的用工荒、工作失誤造成的醫患糾紛、工作中的勞務糾紛以及醫護工作者從事非本職工作浪費了優質勞動力等等問題,都會大大增加醫院的成本。
而且中型箱式物流的價格十分透明。根據中國政府招標采購網的信息顯示,醫院中型箱式物流系統的中標價格多在1000~2000萬元之間,每年還有3%左右的維保費用。但和人力年均300萬的成本相比較,基本累計5-6年左右即可實現回本。
所以,中型箱式物流系統的花費,屬于“一次投資,一生便捷”的花費,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節省出的成本將越來越多。